李武忠勿輕忽大陸對臺灣漁產品的影響力:投資 百家樂
投資 百家樂描述::
李武忠資料圖
臺北8月22日電作者 李武忠兩岸關係連續緊迫,臺灣農漁產物首當其衝,農漁業者莫可怎樣。臺灣媒體多將重點放在水果身上,對水產物的著墨不多,甚至將漁業概括在農業範圍,疏忽了漁業與農業存在諸多的不同,比如農業主要生產要素是地盤而漁業是漁場,農業增產要靠施肥而漁業靠的是裝備,農業產量可以預計而漁業難以預計等等,執政機構每每慣用農業思維來處置漁業疑問如漁業署署長不具備漁業技術底細,不是答非所問即是隔靴搔癢,讓臺灣漁業成長充實荊棘,也失去了靠海吃海的先天優勢。 這些年臺灣漁業地步越來越艱難,不光下層勞動力嚴重缺陷,漁業人才短缺,公海自由網魚區域及配額遭到限縮,還不時遭到他國公役船艦的強行驅離、登船臨檢、拘留、罰款甚至人身安全遭到恐嚇,近來漁產物更成為大陸施壓臺灣的籌碼。漁產物遭到大陸禁運後,蔡執政機構固然也賜與無息抵押,保價收購,獎勵加工暨出口補貼等,但基本疑問沒有解決,只是從養石斑改養午仔魚,依樣高度依靠大陸市場,換湯不換藥的作法,讓從事漁業成為高危害的行業,漸漸減低養捕魚的積極性,若不積極辦法改良漁業環境,提高漁民生產意願,恐將危及臺灣的食糧安全。 臺灣漁業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靠雖不及農產物2020年臺灣水產物出口中國大陸數目為1047萬公噸,總額為167億美元,佔農產物總出口值的259,居第三位,不過仍有少數種類如魷魚、石斑魚、午仔魚、白帶魚等,高度依靠大陸市場,掛心成為下一波制裁對象。 值得留心的是,臺灣雖有遠洋漁業優勢,但遠洋捕撈漁獲有九成直接外銷,臺灣餐桌上的海鮮自給率不到六成,除自行生產外,每年需入口相當數目的水產物,2020年入口數目為527萬公噸,總額為1832億美元,中國大陸高居首位,2020年自中國大陸入口水產物數目為91萬公噸,總額為25億美元,重要種類包含有:海帶、黃魚、肉鯽、鮑魚、海扇貝、魚漿及魷魚,掛心成為另一個可以運用的籌碼。臺灣四面環海卻需求大批入口魚貨,令人汗顏。